所在位置:首页 > 滨州经信 > 企业科 > 政策文件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企业科    发布时间:2017-12-12    浏览次数:     

滨办发〔201713

 

市委办公室 市政府办公室

滨州市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

2017627日)

 

为全面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培育一支具有全球视野、精通现代管理、勇于开拓创新、诚信守法经营、担当社会责任的企业家队伍,促进我市产业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根据省委、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意见》,结合我市实际,制定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任务目标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按照“六个更加注重”的总体要求,围绕打造“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的目标,坚持创新驱动,完善体制机制,突出企业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实施三大工程(“培养工程”、“金桥工程”、“暖心工程”),全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为推动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

2、任务目标。到“十三五”末,各级各部门关心支持企业家的思想更加统一,行动更加自觉,全社会尊重爱护企业家的氛围更加浓厚,环境更加宽松,企业家队伍建设领导体制、工作机制更加健全,企业家培养、选用、激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企业家引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意识不断增强,带动全市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总量质量大幅提升;全市企业家数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优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优秀企业家、中青年企业家、企业家后备人才多层次配备的良好格局,逐步造就一支勇于开拓创新、精于企业管理、善于把握市场的职业化、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优秀企业家队伍。

二、实施企业家“培养工程”,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

3.实施企业家培养“211”工程。以培育规模大、效益好、贡献多、创新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负责人为重点,培养造就20名擅长国际化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国际市场影响力的杰出贡献企业家。以培育国内领先企业为目标,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培养造就100名经营业绩突出的高成长型企业家。以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以细分市场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龙头企业为重点,培养造就1000名坚持执着追求和富有工匠精神,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创业型企业家、二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4、分层次开展企业家培养。遵循企业成长规律,实施人才梯次培养,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从优秀企业家、中青年企业家、企业家后备人才三个层面,采取政策激励、高端培训、大赛遴选重点扶持等措施,梯次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5、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研究制定《滨州市企业家培训规划(2017-2020年)》,坚持市、县区、企业三个层次分类组织、注重成效原则,用4年左右时间,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实行系统化的全面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家的创业创新能力、决策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6、拓宽企业家培养渠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年邀请国内著名高校、专业机构专家到我市对企业家进行集中培训;每年组织100名以上企业家到国内著名高校、专业机构进行培训;每年选派部分优秀企业家到境外著名高校、专业机构和企业学习研修和开展精准化、专业化考察。同时鼓励相关部门、企业、学校与国外专业机构开展企业家合作培训。

7、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引进。支持企业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依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引进一批亟需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鼓励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引导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开展高层次管理岗位推介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招聘,通过高薪聘请、期权激励等方式,引进职业经理人、财务总监、总设计师等高级管理人才。

三、实施企业家“金桥工程”,搭建政企互联互通平台

8、实行“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从全市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中选择1000名左右企业作为联系对象,从市级领导干部、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确定1000名左右的领导干部作为联系人,广泛开展联企活动。每名领导干部任期内联系一家企业,一对一服务,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切实反映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认真落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党政工作人员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对企业家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企业家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谏诤言,守住底线,做到依法依规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9、加强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规范铝行业协会、化工行业协会、粮食加工行业协会和纺织行业协会等产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作用、服务监督作用和行业引领作用。引导行业协会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参谋,为企业产学研搭平台,为企业家自律立规范。通过“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沙龙”等形式,搭建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与提升,增进企业家的感情和友谊,维护企业家权益和利益。

10、强化平台建设。围绕我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组建一个产业集群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专家库,聘请相关产业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参加,为企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集中解决集群内企业技术难题,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智力支撑。

四、实施企业家“暖心工程”,优化企业家成长环境

11、关心企业家的政治待遇。注重吸收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在劳动模范、劳动奖章和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评选表彰活动中,优先选拔推荐优秀企业家。邀请“滨州市杰出贡献企业家”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要会议及外出考察、项目推介等重大活动,并享受市级领导待遇。对在推动全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企业家,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可优先推荐参加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

12、关心企业家的身体健康。建立企业家就诊绿色通道,定期聘请医学保健专家对企业家进行保健知识讲座,定期组织企业家进行健康医疗体检,市杰出贡献企业家到指定医院就诊,享受优诊保健待遇,不挂号、不排队,市医疗保健部门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在市县两级医院分别固定一名兼职保健医生提供健康服务。

13、支持企业家诚信经营。引导企业家合法诚信进行生产经营,对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工程招投标、重点项目、资金扶持、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激励支持。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树立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

14、支持企业家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建立企业家参与重大决策制度,发挥好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企业家的作用,畅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渠道。政府召开专题性、行业性会议,邀请企业家参加或列席;制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政策,要征求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市政府和县区可选择部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担任经济顾问,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的研究。

15、注重改善企业家营商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严厉查处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制定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对企业家和企业遇到的重大舆论、知识产权、安全、环保等危机情况,依法予以协调帮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16、建立企业家容错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对在推进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能够依法决策并实施,且勤勉尽责、未谋私利,但由于缺乏经验、政策调整、市场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损失的,免于追究相关责任。

五、加强对工作的组织领导

17、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新常态下,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技术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家综合素质的竞争。要牢固树立企业家资源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切实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地区竞争实力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打造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带动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再塑滨州竞争新优势。

18、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把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作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19、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任总召集人,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全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承担,定期分析全市企业家队伍现状,总结工作成果和经验,查找问题和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20、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定期调度,督促检查,确保企业家队伍建设各项政策落地到位,取得实效。

21、加大对优秀企业家宣传力度。对优秀企业家的突出事迹进行认真及时总结,在全市宣传推广。支持新闻媒体贴近经济发展,开设宣传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注重发现和选树企业家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贡献。

 

 

附件:1、滨州市企业家培训规划(2017-2020年)

      2、《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任

         务分工方案

 

  

  

 

附件1

 

滨州市企业家培训规划(2017-2020年)

 

一、基本原则和任务目标

(一)基本原则。1.突出重点,服务发展。坚持把规模以上骨干企业、创新型高成长企业的企业家作为培训重点,发挥他们的示范效应,带动全市企业家队伍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2.完善机制,统筹推进。坚持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建立完善“政府组织、行业指导、中介服务、企业自愿”的工作机制,把政府培训与企业家自学结合起来,统筹不同层次、不同领域企业家的培养开发,不断优化企业家人才队伍的梯次结构和专业结构。3.整合资源,注重实效。坚持知识更新与实践锻炼相结合、境内培训与境外研修相结合、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和开发新资源相结合,形成特色鲜明、优势互补的教育培训体系,确保培训效果。4.创新方式,与时俱进。坚持前瞻性思维,推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协同发挥作用,加强地区、行业和企业内外的平衡协调,促进高效协同推进。

(二)任务目标。到“十三五”末,全市企业家总量明显增加、结构明显优化、素质明显提高,形成优秀企业家、中青年企业家、企业家后备人才多层次配备的良好格局,带动全市经济总量质量齐升,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培训力度逐年加大。每年市级完成培训企业家100名,县区完成培训1000名。“十三五”期间,全市培训企业家3000人次以上。

——综合素质大幅提升。力争到“十三五”末,对80%以上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进行较为系统的现代经济、管理、法律、科技等知识培训,到2020年,规模以上企业家全部轮训一遍,企业家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加合理,战略管理、整体创新、资本运作、决策领导、市场营销、综合竞争能力大幅提高。

——领军人才不断壮大。力争到“十三五”末,造就100名政治素质高、开拓创新能力强、在行业内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家,引领作用更加明显。

二、培训内容和行业目标

(一)培训内容

强化企业家创新发展能力培训。加强企业家精神、创新思维、创新管理、创新体系建设和管理变革、技术革命等方面的培训,引导企业家创新思路理念,从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转变,从单纯产品经营向资本运营转变,从产品创新向技术创新、标准引领转变,从国内发展向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转变,提高企业家创新发展能力。

强化企业家决策管理能力培训。加强世界经济和新技术革命发展趋势、“一带一路”、“创新驱动”、“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等宏观经济形势、战略决策、产业政策、法律法规方面的培训,同时加强现代企业制度、企业管理前沿理论和先进管理方法工具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决策管理能力。

强化企业家资本运作能力培训。加强现代金融、资本市场、企业上市、并购重组、市值管理以及创新创业投资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家资本运作能力。

强化企业家市场开拓能力培训。加强营销战略、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市场开拓能力。

强化企业家国际竞争能力培训。加强全球领导力、跨国经营、跨国投资与并购、国际贸易体系和贸易规则等方面的培训,提高企业家国际竞争能力。

(二)行业目标

重点围绕“打造高端铝产业集群、新型化工产业集群、粮食加工产业集群、家纺纺织产业、畜牧水产产业集群”和现代服务业的目标,全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行业内高素质的企业家队伍。

1、高端铝产业:以大企业集团为重点,依靠魏桥创业、创新金属、三星集团等骨干企业,扩大规模,丰富产品种类,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在工业铝材、建筑铝材、电工用圆铝杆、铝母线及铝导杆、双零箔、铝合金轮毂、航天航空用高强度铝材和交通运输用轻量化合金铝材等高端铝新兴产业为我市培育一批创新意识强、转型升级发展思路清晰、具有行业前瞻性的企业家。

2、新型化工产业:围绕全市化工产业转型升级计划,依托化工优势院校,以行业标杆企业为目标,以化工行业精细化管理、ERP管理和产品技术创新研发、高端产业发展为重点培训内容,在石油化工、精细化工、化工新材料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技术研发意识、转型升级意识、战略管理意识、安全环保意识的企业家。

3、粮食加工产业:以骨干大企业为重点,围绕产品自主创新和品牌经营、产品定制服务、市场开拓等内容开展培训,培育一批具有技术研发意识、品牌质量意识、市场开拓意识的企业家。

4、家纺纺织产业:重点依托纺织院校和科研机构,围绕工业设计、产品自主创新和品牌经营、产品定制服务、市场开拓等内容开展培训,在纺织服装、家纺产品、高档面料及产品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技术研发意识、品牌质量意识、市场开拓意识的企业家。

5、畜牧水产产业:以畜牧产品加工企业和水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重点,依托国内高校和科研机构,围绕产业政策、品牌建设、质量管理、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融合发展等内容开展培训,在畜禽良种品牌开发、生态养殖、水产品加工等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行业前瞻意识、品牌质量意识、市场开拓意识的企业家。

6、现代服务业:重点依托国内高校,以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围绕产业政策、战略管理、技术创新、融合发展等内容开展培训,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信息服务、工业设计等方面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战略管理能力、熟悉行业政策和规则的企业家。

三、培训要求及相关举措

培训的重点对象为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企业二代接班人。市里主要围绕企业家队伍建设“211”工程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中确定的部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进行培训,各县(区)负责本区域内其他规模以上企业的企业家培训工作。

(一)优秀企业家

培训对象:优秀企业家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中确定的部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

培训要求:适应新一轮工业革命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围绕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实现产业创新转型发展的重点任务和企业家从优秀到卓越的发展需求,着眼于培养企业家的杰出领导力、全球化视野和高度社会责任感,更好地推动企业走向全球,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主要措施:组织高端出国培训,通过国外著名专家教授讲课、世界知名企业考察观摩,学习跨国投资经营、新国际贸易框架下的国际市场开拓、智能制造、“互联网+”、“三品”工程建设等内容,帮助企业家应对全球化挑战,增强跨国投资与经营能力。组织“商界精英”大会和企业“小巨人”竞赛,举办企业家论坛等,推动企业家与全球商界精英对接交流,拓宽视野、加强合作。每年培训20人以上。

(二)中青年企业家

培训对象:中青年企业家和重点行业转型升级方案中确定的部分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及二代接班人。

培训要求:针对全市中青年企业家特点,重点培养中青年企业家的经营理念、创业精神、管理才能和社会责任,特别是培养二代接班人艰苦创业、锐意创新、拼搏向上的精神,把老一代的事业发扬光大,成为未来的商界精英、领军人才和企业合格继承人。

主要措施:举办中青年企业家培训班,实施青年企业家培育计划。通过理论学习、专题研修、实践锻炼、先进企业现场观摩和老一代企业家传帮带等多种形式,学习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趋势、国家宏观战略调控和产业政策、现代企业制度、战略管理、精益管理、财务成本管理、资本运营与风险防控、品牌建设、电子商务、网络营销、工业设计、跨国投资与并购、新国际贸易框架与规则等内容,全面拓宽中青年企业家的战略思维和国际视野,强化创新意识和工匠精神,增加实践经验,强化务实操作能力。每年组织100人以上。

(三)企业家后备人才

培训对象: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创新创业人才、职业经理人为主。

培训要求:以建设企业家后备人才梯队为目标,着力提高把握经济发展大势、战略决策、创新发展和企业传承等能力,加快培养具有世界眼光和良好职业道德、专业化素养的复合型企业家后备人才,为建设更高质量更好水平的小康滨州提供充足的企业家后备人才储备。

主要措施:举办企业家后备人才培训。通过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和商业机构高层人才授课、青年企业家论坛、先进企业现场考察学习等形式,培训宏观形势分析、战略决策、创新发展、经营管理和企业传承等内容。每年培训1000人以上。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加强对企业家培训工作的领导,把企业家培训作为人才工作的重点,纳入人才工作的总体规划和目标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加快形成企业家培训工作新格局。在市人才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成立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部门联席会议,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家培养培训中的重大问题,共同推进培训计划的实施,既要避免重复培训,又要确保培训的覆盖面。

(二)落实工作责任。各级各部门要明确目标,落实责任,加强督导,严格考核,确保完成企业家培训目标任务。市委组织部、市经信委负责制定市级年度企业家培训计划,市经信委具体负责企业家能力提升方面的培训,市委党校作为法律法规、社会责任与市情教育培训基地,安全环保等专业培训分别由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职责分工承担。各培训承办单位按照年度计划组织开展企业培训,并于每年年底对培训开展情况进行系统总结。

(三)加大支持力度。各级政府要切实加大对企业家培训、学习交流和实践锻炼等的支持力度,各县区也要根据实际情况统筹相关资金做好区域内企业家的培训工作。鼓励引导政府、企业和社会各方面多元投资,加快企业人才培养引进和重点项目实施。

(四)加强培训宣传。要充分利用报刊、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和省、市有关加强企业家培训的政策措施和成功经验,及时报道培训活动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加强企业家培训典型案例的宣传,进一步调动广大企业家主动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营造更加有利于企业家素质能力提升的良好社会舆论氛围。

 

 

 

 

附件2

《关于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工作任务分工方案

 序号

        

牵头部门

参与部门

1

实施企业家培养“211”工程。以培育规模大、效益好、贡献多、创新强的特大型企业集团负责人为重点,培养造就20名擅长国际化经营管理、具有一定国际市场影响力的杰出贡献企业家。以培育国内领先企业为目标,以行业骨干企业为重点,培养造就100名经营业绩突出的高成长型企业家。以培育行业领军企业为目标,以细分市场单项冠军和“专、精、特、新”龙头企业为重点,培养造就1000名坚持执着追求和富有工匠精神,在行业内具有一定行业或区域影响力的创业型企业家、二代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发展改革委、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商务局、市国资委、市金融办、市人行

2

分层次开展企业家培养。遵循企业成长规律,实施人才梯次培养,围绕“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建设,从优秀企业家、中青年企业家、企业家后备人才三个层面,采取政策激励、高端培训、大赛遴选重点扶持等措施,梯次培养各类创新创业人才。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工商联、市科技局、团市委

3

加大企业家培训力度。研究制定《滨州市企业家培训规划(2017-2020年)》,坚持市、县区、企业三个层次分类组织、注重成效原则,用4年左右时间,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负责人实行系统化的全面培训,不断提高企业家的创业创新能力、决策管理能力、资本运作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联

4

拓宽企业家培养渠道。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每年邀请国内著名高校、专业机构专家到我市对企业家进行集中培训;每年组织100名以上企业家到国内著名高校、专业机构进行培训;每年选派部分优秀企业家到境外著名高校、专业机构和企业学习研修和开展精准化、专业化考察。同时鼓励相关部门、企业、学校与国外专业机构开展企业家合作培训。

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市财政局、市国资委、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工商联

5

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养引进。支持企业开发利用国内国际人才资源,完善更加开放灵活的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机制。依托“泰山产业领军人才工程”,培养引进一批亟需的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鼓励符合条件的人才申报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引导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加速向企业集聚。鼓励企业开展高层次管理岗位推介和高层次管理人才招聘,通过高薪聘请、期权激励等方式,引进职业经理人、财务总监、总设计师等高级管理人才。

市委组织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财政局、市国资委

6

实行“千名干部联千企”活动。从全市骨干企业和中小企业中选择1000名左右企业作为联系对象,从市级领导干部、各县区、市属开发区及市直相关部门领导班子成员中确定1000名左右的领导干部作为联系人,广泛开展联企活动。每名领导干部任期内联系一家企业,一对一服务,不断增强服务企业的针对性,切实反映企业诉求,为企业提供优质服务。要建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认真落实加强各级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企业构建新型政商关系的要求,党政工作人员坦荡真诚同企业家接触交往,对企业家多关注、多谈心、多引导,不能有贪心私心,不能以权谋私、搞权钱交易。企业家要积极主动同各级党委和政府及部门沟通交流,讲真话,说实情,谏诤言,守住底线,做到依法依规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

市委组织部

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市财政局、市国土资源局、市商务局、市环保局、市安监局、市工商局、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市工商联、市国税局、市地税局

7

加强企业家之间的交流。规范铝行业协会、化工行业协会、粮食加工行业协会和纺织行业协会等产业协会组织,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沟通协调作用、服务监督作用和行业引领作用。引导行业协会积极为党委政府当参谋,为企业产学研搭平台,为企业家自律立规范。通过“企业家论坛”、“企业家沙龙”等形式,搭建企业家学习交流平台,促进企业家之间的合作与提升,增进企业家的感情和友谊,维护企业家权益和利益。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粮食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民政局

8

强化平台建设。围绕我市“五大千亿级产业集群”,每个产业集群组建一个产业集群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建立专家库,聘请相关产业领域国内外知名专家参加,为企业科学发展建言献策,集中解决集群内企业技术难题,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技术智力支撑。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发展改革委、市粮食局、市科技局、市畜牧兽医局、市海洋与渔业局

9

关心企业家的政治待遇。注重吸收民营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经营管理者中的优秀分子加入党组织。在劳动模范、劳动奖章和青年五四奖章、三八红旗手等评选表彰活动中,优先选拔推荐优秀企业家。邀请“滨州市杰出贡献企业家”参加市委、市政府组织的重要会议及外出考察、项目推介等重大活动,并享受市级领导待遇。对在推动全市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中青年企业家,符合标准和条件的,可优先推荐参加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评选。

市委组织部、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市工商联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

10

关心企业家的身体健康。建立企业家就诊绿色通道,定期聘请医学保健专家对企业家进行保健知识讲座,定期组织企业家进行健康医疗体检,市杰出贡献企业家到指定医院就诊,享受优诊保健待遇,不挂号、不排队,市医疗保健部门为其建立健康档案,在市县两级医院分别固定一名兼职保健医生提供健康服务。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财政局、市卫计委

11

支持企业家诚信经营。引导企业家合法诚信进行生产经营,对诚信记录良好的企业和企业家,在工程招投标、重点项目、资金扶持、融资服务等方面给予激励支持。鼓励企业家积极投身公益事业,回报社会,树立企业家良好社会形象。

市发展改革委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金融办、市工商局

12

支持企业家积极参与政府决策。建立企业家参与重大决策制度,发挥好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企业家的作用,畅通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和建言献策的渠道。政府召开专题性、行业性会议,邀请企业家参加或列席;制定对企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政策,要征求企业家代表的意见。市政府和县区可选择部分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优秀企业家担任经济顾问,参与经济社会发展重大政策的研究。

市政府办公室

市委组织部、市委统战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

13

注重改善企业家营商环境。依法保护企业家的人身权、财产权和创新收益,严厉查处侵犯企业家合法权益的各种违法行为。制定企业家紧急事态应对预案,对企业家和企业遇到的重大舆论、知识产权、安全、环保等危机情况,依法予以协调帮助。大力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着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市工商局

市委宣传部、市委政法委、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国资委、市安监局、市环保局

14

建立企业家容错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家改革的积极性,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对在推进企业改革创新过程中能够依法决策并实施,且勤勉尽责、未谋私利,但由于缺乏经验、政策调整、市场变化以及其他不可抗力等原因造成损失的,免于追究相关责任。

市国资委

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

15

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新常态下,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资源技术实力的竞争,更是企业家综合素质的竞争。要牢固树立企业家资源是最宝贵资源的观念,切实把企业家队伍建设作为提高地区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增强地区竞争实力的重要内容,列入党委政府重要日程,纳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努力打造一支优秀企业家队伍,带动一批骨干企业群体,加快工业强市步伐,再塑滨州竞争新优势。

市委组织部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

16

完善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加强党对企业家队伍建设工作的统一领导,把企业家队伍建设纳入全市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作为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的重要内容,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

市委组织部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国资委

17

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建立由分管市领导任总召集人,市委组织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等部门组成的全市加强企业家队伍建设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日常工作由市经济和信息化委承担,定期分析全市企业家队伍现状,总结工作成果和经验,查找问题和原因,提出意见和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委组织部、市财政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国资委

 

18

加强监督检查。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分解任务,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定期调度,督促检查,确保企业家队伍建设各项政策落地到位,取得实效。

市政府办公室、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国资委

19

加大对优秀企业家宣传力度。对优秀企业家的突出事迹进行认真及时总结,在全市宣传推广。支持新闻媒体贴近经济发展,开设宣传先进企业和优秀企业家的专版、专栏和专题节目,注重发现和选树企业家队伍中的先进典型,广泛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创新精神和社会贡献。

市委宣传部、市经济和信息化委

 

市国资委

 

滨州中小企业云服务平台
主办单位:bet28365365查询 版权所有:bet28365365查询
备案序号:鲁ICP备11004481号 联系电话:0543-2215116 地址:山东省滨州市黄河四路301号 邮编:256603 管理 访问量:

鲁公网安备 37160202000226号